從宗教信仰到人生價值,還是要從基本的修行生活的實踐做起。譬如靜坐是修行基本的入門功課,但是一般人還是會想要先體驗一下這些動作的好處在哪裡,現代人都比較功利,知識份子都習慣從思考上來看事情,而沒有實際去實踐,實踐就是需要拜師、修行、靜坐。在修行的生活裡會得到一種感應或是體驗到宗教精神的存在,宗教的體驗一定要透過修行的生活才能獲得。從修行的生活中體驗到宗教精神的力量,有些人在逆境、遭遇困難、或不幸的時候,需要宗教的信仰,落實在日常生活裡。當自己生活變成安定、不會煩亂、恐慌,就會覺得修行有用。
修行上的利益是因為相信,不願相信就沒有辦法。因果是無法證明的,只有信仰,信仰並非透過外在的印證,而是內心的感應,是讓自己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願意開始修行或覺悟的一個契機,信仰需要實踐,實踐就會有體驗,當你自己感覺到了你不得不信。
有宗教信仰的人會有安全感,沒有那麼不安定,所以對現實生活沒有太多恐懼,對物質生活也比較淡薄一些,不會追求那麼多的物慾來滿足,相對的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因為內心有許多的不確定感跟不安全感而恐懼,有宗教信仰的人精神上有寄託不會那麼空虛,所以對現實的生活不會感到太恐懼,碰到任何事情都相信神會保佑,心就容易安定下來。
修行有不同的層次、境界。只要心正及行正,多結善緣,讓心經常是保持在真心的狀況下,不是歪曲、扭曲的心、不是老是想到要害別人的心,想到的都是利益眾生的心,自己沒有想要取得什麼回饋,這樣的修行境界或層次就會漸漸的提昇。我也曾懷疑過自己是否夠努力修行,在經歷人生種種的挫折,不論是突破困境時的艱難,或是懺悔曾經所犯的錯誤,或是寬怒別人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讓我們可以更樂觀面對人生的挑戰。修行的意義始於自我的認知與界定。只要出於自己的選擇就不會覺得苦,而是單純的修行與奉獻,想辦法積極的奉獻,用自己有限的時間、金錢、體力,去做對別人有利的事,這樣修行的價值就會找到一個很有力量的重心,從正面的角度去看待人生,每天學習一點、獲得一點,再把它利益眾生,不論是金錢、智慧、或是勞力,只要你留下的東西可以對別人產生正面的影響或利益,都會是很豐富的遺產,而成就了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在修行過程之中,只要把握一個心願,完成 "真極康復之家 "一個大方向,大目標、大原則,因為在向前走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能預料,大環境會變化、自己身體狀況會變化、生活條件會變化、可以運用的資源也會變化,在很多時候自己認為一定可以完成的事卻不一定會完成,反而是沒有想到的,機緣到了時候,它就會出現。勿過度的要求自己,不能太要求自己在特定的時間之內或是什麼範圍之內必須完成太大的目標,或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工作,目標要確立,但是只要盡力而為,盡心就好。生命的本質是無常,在修行這麼多年來總以為修行是為了解脫,如今我才知道,生命最美的歸宿其實是自己初發的願心,真正有心的人,總會乘願再來。
留言列表